发汗过多,或虚弱人微发汗,或伤风自汗,妄用大青龙汤,便有厥逆,筋惕肉之证,并属真武汤;羸者,去芍药;有热者,去附子。 不问脉之浮沉大小,但指下无力,重按全无,便是伏阴,不可与凉药,服之必死,急与五积散一服,通解表里之寒,随手而愈。
舌上黑苔生芒刺者,是肾水克于心火,十有九死,急用大承气下之无疑矣,此邪热已极也。又有四时之正气者,春气温和,夏气暑热,秋气清凉,冬气凛冽,此四时之正气也。
一伤寒,舌上生苔,不拘滑白黄黑,俱用井水浸青布片,于舌上洗净后,用生姜片子时时浸水刮之,其苔自退。伤寒,厥而心下悸者,宜先治悸,茯苓桂甘汤;后治厥,四逆汤。
脉浮,发热,反灸之,必咽燥吐血,救逆汤。 凡治伤寒,若经十余日以上,尚有表证宜汗者,与羌活冲和汤微汗之。
邪在半表里,则手足温。夫卫气者,昼行于阳,夜行于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