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不用渗泄之剂。阳盛则欲衄,阴虚则小便难。
邪中于阴,故阴中拘挛。则腹痛不属相火,四肢困于脾湿,故去芍药之酸寒,加干姜之辛热,即茯苓之甘平亦去之。
下之,水行谷道,小便更短涩而成淋矣。 太阳脉但浮者,必无汗。
阳明病,胁下硬满,不大便而呕,舌上白苔者,可与小柴胡汤。 伤寒八九日,风湿相搏,身体烦疼,不能自转侧,不呕不渴,脉浮虚而涩者,桂枝附子汤主之。
太阳主表,六气皆得而伤之,三种故与伤寒不同。脏腑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。
太阳病,发热无汗,反恶寒者,名曰刚痉;太阳病,发热汗出,不恶寒者,名曰柔痉。伤寒以阳为主,不特阴证见阳脉者生,又阴病见阳证者可治。